“小杠杆”撬动“大保障”,商业健康险破局个人医疗支付困境

疾病,是每个人都面临的基本风险,“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也不在少数。个人医疗支出过重,如何破局?从目前我国医疗支付现状来看,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强化商业健康保险功能定位,通过商业健康保险等补充保险形式,突出保障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医负担。

从个人支付端推演至产品需求端,未来商业健康险构成中,高频次、低额度的商业健康保险是主力军,团险或将成为最核心产品。商业健康保险这片广阔蓝海中,更有值得“淘金”处。

政策频发、监管升级,商业健康险助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能力相对有限,尽管基本医保的计划报销比例可高达90%,但居民实际自付比例仍较高。根据《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全国职工医疗保险的住院医保实际报销比例为75.6%,个人支付24.4%,城乡居民的住院医保实际报销比例仅为59.7%,个人自付占40.3%。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要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顶层设计着手,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商业健康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商业健康险作为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有力补充,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 2020 年初疫情爆发,居民对健康险的关注度逐步增加,各类互助计划、惠民保等普惠型产品的盛行,也给公众提供了风险教育机会,保险意识加速转化,为商业健康险下沉、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亿欧智库在《2021年中国健康险行业创新研究报告》中测算,2021年由于部分重疾险、短期健康险产品调整,健康险原保费增速或降至13.8%,2022年后,保费增速将回升至20%以上,预计2025年保费收入可达20210亿元。

不仅如此,政策层面,银保监会也曾多次“点名”商业健康险,出台相关文件。2019年11月,银保监会下发《健康险管理办法》,突出健康保险保障属性,要求适应健康保险经营和监管新形势、新要求,万亿健康保险市场迎重磅利好;2020年9月,出台《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进一步丰富健康保险产品内涵,促进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2020年11月,中保协、中医协联合发布修订后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使赔付更加精准合理,更符合医学最新实践;2021年1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强化短期健康险经营业务规则,明确传递规范经营的信号。

各项相关政策密集发布,监管治理升级,商业健康险“蓝海”空间广阔,行业一边迅猛发展,一边愈趋规范。

手握利器,保险极客打造“医疗健康+保险支付”服务闭环

商业健康险的重要价值,是为医疗支出买单。

从医疗支付内容来看,以感冒、发烧等常见病为主的医疗支出占比较高,且呈现高频低额的特点。所以未来以解决高频低额就医现状的补充医疗险,将成为商业健康险构成中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商业健康险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跟基本医保结合,开拓团险市场,扩大风险池,减小逆选择风险。

从海外经验来看,美国健康险市场是全球最为发达的,而美国的商业健康险采购中,80%来自企业团险。海外经验能够很好佐证,这类高频低额产品基本都由团险来集中承载。

在保险极客创始人兼CEO任彬看来,健康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低频高额的健康险产品,较为典型的代表就是重疾险以及百万医疗险;另一类则是作为健康险主力军的高频低额的补充医疗险,而企业团险作为补充医疗险的核心载体,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保险极客打破原有的团险模式,自主搭建底层系统,与承保险企和医疗健康管理机构进行底层系统对接。自建产品风控体系、理赔与服务体系、综合运营体系以及销售推广体系等,并将体系所输出的能力整合至“极客+”平台上,为B端企业和C端员工服务。

作为第一个在中国保险市场推出线上“云团险SaaS系统”的企业,保险极客瞄准企业,帮助企业内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直击企业员工高频低额医疗需求下的痛点,提供智能化的保障方案。

未来的医疗支出中,医保支付之外,商业保险支付会成为重要的环节。“如果健康险无法为社会医疗降本增效,健康险就是‘无根之水’”,任彬说道,作为一家提供高频健康险的公司,保险极客一定要与保险公司、大量健康管理机构和政府机构合作,共同构建产业生态,打造“医疗健康+保险支付”服务闭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