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寿3.15风险提示专栏——老年人要识别的电信诈骗
周奶奶刚学会网购,上网购买了一些生活用品,之后接到自标电商客服人员电话。声称因货物不能发送需退款,要求周奶奶提供个人银行账户、身份证等信息。周奶奶也没多想,便一一按对方要求办理“退款”,甚至连银行发来的手机短信转账验证码都告诉对方。最终,周奶奶发现自己银行卡10万余元存款全部被转走。
知识链接: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及防范
目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诈骗犯罪的形式日趋多样,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目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归纳为:
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以被害人涉嫌洗钱或诈骗为名,诱使受害人将银行卡内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
冒充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以物品质量问题或货物丢失等理由谎称办理赔付手续,诱导受害人在钓鱼网站上填写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实施诈骗。
通过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发布低价商品信息,在交易后以需缴纳定金、手续费或不发货、邮寄低质量货物的形式实施诈骗。
以“专业推荐、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受害人在推荐的期货、虚拟货币等虚假平台内充值,最终平台内的资金大额亏损或无法提现。
通过 QQ、微信等社交软件发布招聘广告,打着“居家、高薪、轻松”的旗号引诱受害人;“以小额刷单”正常返还本金和佣金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以需连续刷单才能获得返还为由,让受害人一步步陷入更大金额的陷阱。
通过 QQ、邮箱、短信等发布中奖信息,需要中奖人事先交纳一定数量税金、手续费后方可领取奖金实施诈骗。
利用QQ、微信、APP软件,通过语音、视频假冒朋友实施借钱诈骗。
利用钓鱼网站,引诱受害人扫描二维码或点击网址链接,窃取用户账号信息实施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要车记“六个一律”、"八个凡是"
“六个一律”:
陌生人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断;
只要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断:
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断:
所有短信让你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微信中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只要提到安全账户,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
凡事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让你先交钱的;
凡是通知“亲属”出事让你先汇款的;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凡是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
凡事自称领导让你汇款的;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一概不信。
坚持“三不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要及时报案
“三不”:
即使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住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的电话、短信也不要轻信,必须通过其它渠道核实;
妥善保管好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网银账号等,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凡冒充公检法进行调查、冒充航空公司退改签机票、冒充亲朋好友进行转账、冒充网购商家客服进行退款、来源不清的二维码或网址链接,千万不要盲目进行转账操作。
“一要”:
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市民一旦接到反诈预警专号“96110”来电,说明公安部门已经掌握了您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或您属于容易受骗高危人群,请务必及时接听,耐心听取民警劝阻,避免上当受骗。